kaiyun官方網app下載app 一個恐高癥患者的勇者游戲
在所有極限運動中,跑酷是最接近城市的運動。它最早由越戰時期的法國士兵發起,2002年在英國流行起來,隨后慢慢傳入中國。由于跑酷(英文名:Parkour)發生在最日常的城市街頭,來到中國后,它有了一些更有趣的譯名——“暴力酷跑”、“城市沖刺”、“位移的藝術”。
家住杭州的跑酷大師“獅子”趙學強就用這種方式站在城市里感受一切。
作者:Minter
編輯 | 周末
照片:受訪者提供
身體是支柱
兩棟建筑相距半米,最快的方式從一棟建筑到另一棟建筑只需要不到三秒的時間。如果你是專業的跑酷運動員,蹲下向前一步就能完成這個“瞬間位移”。在跑酷運動員的世界里kaiyun官方網app下載app,建筑的平面沒有縱向和橫向的限制,它們可以瞬間擺脫重力,翻轉、倒掛、旋轉。平面上一切看似“人類足跡無法觸及”的障礙都顯得無能為力。
家住杭州的跑酷大師“獅子”趙學強就用這種方式站在城市里感受一切。
在所有極限運動中,跑酷是最接近城市的運動。它最早由越戰時期的法國士兵發起,2002年在英國流行起來,隨后慢慢傳入中國。由于跑酷(英文名:Parkour)發生在最日常的城市街頭,來到中國后,它有了一些更有趣的譯名——“暴力酷跑”、“城市沖刺”、“位移的藝術”。
在跑酷愛好者的眼中,所有的建筑、所有的場景,都是矗立在這座城市里的“障礙”,他們的目標就是跨越它們!
連接兩層樓的扶手露在半空中,趙雪強一邊跑,一邊放低身體,從扶手下面的縫隙滑下,到了下一層樓。然后踩在樓梯邊緣,再次騰空,落在對面的花壇里。在圍觀的人還沒反應過來時,他已經站起身,跑出了十米開外。趙雪強的動作很快,以奔跑的速度掠過城市中的建筑,越過那些“天然”的障礙,只用了一個道具——他的身體。
飽滿的肌肉是每個以運動為生的人的共同身體特征,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,趙學強的肌肉上寫滿了跑酷獨特的“密碼”。
同樣是肌肉飽滿的手臂,趙學強的肌肉看起來不像健身房私人教練的圓塊,而是條狀的。手臂上側的肱二頭肌并不起眼,但下側的肱三頭肌卻格外突出。這個肌肉形態和生活在野外的猿猴一樣。跑酷中有很多地面支撐動作,再加上從垂直墻壁爬上屋頂的過程,是在模仿猴子等靈長類動物。慢慢地,慢慢地,這些年,身體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。
他曬得黝黑、精瘦的手臂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紋身,一頭臟辮用發帶扎成一縷,豎在腦后。在街上奔跑的趙學強,就像他給自己起的綽號“獅子”一樣。他個子不高,不到一米七,看上去頗為瘦削,但肌肉力量和敏捷性都很好,靈活自如,可以輕松穿越、攀爬、跨過各種建筑形態。
八年多前,趙學強辭去了原來的公司的工作,報名參加了杭州一家訓練館的跑酷訓練。如今,他已經成為杭州最有名的跑酷教練和跑酷文化的推動者。趙學強說話聲音溫和,待人親切,上課很有耐心。第一次接到采訪邀請時,“獅子”用語音回復:“等一下,我在做飯。”
當我停下來的時候,我心中的野獸又回來了。
限制≠風險
跑酷是一項沒有限制、沒有固定規則的運動,趙學強最喜歡這兩種品質,因為它們意味著“自由”。
建筑空間復雜的城市當然是跑酷愛好者的天堂,但即使是最簡單的小樹林、一塊石頭、一棵樹、一條小溪,也能給跑酷愛好者帶來樂趣。“跑酷沒有限制,是一項非常自由的運動,可以無限發揮創意,并不是說你必須在某個地方做某個動作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。”趙學強說,“感覺自己什么都沒有,但依然可以玩得盡興。”
入行后的最初幾年,是一段值得無限回味的時光。俱樂部里幾個小伙子都在25歲左右,年輕的也不過20出頭。在健身房完成常規訓練后,大家總會約好一起“走街”。杭州是一座依山傍水的江南城市,人們走街通常會選擇一些比較繁華、風景較好的地方。武林路就是一個絕佳的選擇。這條路緊鄰杭州市中心最繁華的區域,到西湖的直線距離不到兩公里。一路走著玩著,“就在路邊,你就感覺到這就是我理解的自由跑酷的感覺,這也是你一開始最想要的感覺。”趙學強說。
跑酷速度快,動作多,翻滾、飛身、旋轉踢腿等動作很常見。趙學強被小區物業、樓管、廣場管理人員等攔了無數次,他們說:“你不能這樣做,太危險了。”“走開,別給我們添麻煩。”“你這是破壞公物!”之類的話。
跑酷畢竟是極限運動,自然危險性十足。近10年來,全球有不少跑酷愛好者在跑酷過程中意外身亡。保持著跑酷速降世界紀錄的俄羅斯跑酷運動員阿列克謝·肯斯,在一次跳躍中從五樓墜落身亡。莫斯科跑酷協會前主席埃羅普在訓練時從橋上跳下,被疾馳而過的汽車撞倒身亡。不危及生命的事故更是屢見不鮮。
趙學強起初并不懼怕這些,白天上班,晚上泡網吧,??偶然在網上看到一個外國人的跑酷視頻,翻墻、翻跟頭“酷斃了”、“好帥”、“太厲害了”。這讓他辭去公司工作,開始學習跑酷。剛開始的一兩年,他的想法很簡單,“什么難度大、極限的東西我都會去嘗試,我就是想比別人更優秀、更強。”他說。
他很有毅力,一旦決定了一件事,就會全身心投入其中,認真研究,也正是這份專注,讓趙學強闖進了全國職業跑酷賽的決賽。
我參加比賽的時候,跑酷這項運動其實才剛剛傳入國內不久,能稱得上專業的選手寥寥無幾,大部分都是通過看國外的視頻自學的。因此,雖然玩跑酷的人很多,但普遍水平都不怎么樣。如果在沒有扎實基礎的情況下,就一味追求刺激和刺激,肯定會出問題。決賽當天,除了自己上場的那場,趙學強在下面看了所有的比賽。不知道為什么,每個上場的人都像是在“拼命”,明明動作不到位,卻依然冒險。果然,落地時發生了各種意外,有人淤青,有人骨折,最嚴重的一個后腦勺撞到了,直接從比賽場地被推到了急救室。主辦方和參賽選手還湊了一筆手術費。
“現場看到的一切,讓我感覺很不舒服。”趙學強說,“這不是我理解的跑酷,我來北京比賽,就是因為有這個夢想,我很喜歡這項運動,如果能闖進決賽,我這一生就無憾了。但看到這一切,我覺得毫無意義。”
趙學強從北京回杭州的路上,心情都很失落,這件事似乎告訴他,跑酷真正的“挑戰”,并不意味著要不負責任地挑戰自己的生命。
身體練習
趙學強再也沒有參加過跑酷比賽,拋開表演的噱頭,“安全”成了他經常對學生們說的話。
如果你報了趙學強的跑酷訓練班,別以為你能“快速”學會。他在前期課程中安排了不少基礎訓練,總有新學員剛來時不懂,覺得那些重復、不酷的動作很無趣,就讓趙學強快速教真動作。趙學強聽著,也沒多說什么,三分鐘就把動作重點講完,然后讓“挑戰”的學員翻身。核心力量跟不上,學員們根本翻不起來,只好乖乖打好基礎。
跑酷沒有絕對的年齡和性別限制,但要想玩得好、玩得安全,體能必須達標。大量重復的基礎訓練,不僅是打基礎不可或缺的過程,更是關鍵時刻保護跑酷選手的一道防線。
有幾個例子,趙學強這幾年接受采訪時總是一遍遍地講給記者聽。日常訓練中經常會發生意外。有好幾次在越過障礙物時,腳下一滑,慣性把身體帶了出去。那一刻,趙學強心里想:“完了,肯定結束了。”然后,大腦一片空白。等他落地站起來時,發現只是受了點輕傷。幾次之后,他總結出原因:大多數人摔倒時,第一反應肯定是用手撐在地上,盡力保護頭部,但跑酷者在即將摔倒時,身體的第一反應卻是翻滾。這個無意識的動作,是幾萬、幾十萬次基礎翻滾訓練留下的肌肉記憶——當身體接近地面時,肌肉的第一反應就是翻滾。
那一刻下意識的舉動避免了更嚴重的傷害,而這個發現讓趙學強興奮了許久,跑酷讓他發現了隱藏在身體里的一些“本能”,他更加感恩遇到這項運動。
按照這樣的邏輯,道理滲透到趙學強日常訓練的細節中。趙學強并不認為帶學生去戶外訓練比去熟悉的室內場地更危險。他知道每個人的身體都有這樣的潛意識:在陌生的環境中,會更加警惕。在觀察地形、熟悉障礙物的過程中,大腦會迅速判斷完成每個動作的可能性,并做出如何跨越的決定。
越危險,越安全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趙學強對這項運動的理解越來越深刻,如今,他把跑酷訓練視為“最簡單的自我身體練習”。
趙學強講起自己的經歷,他一向膽小,有嚴重的恐高癥,至今還記得第一次成功爬墻的經歷,那是一堵四米高的墻,經過長時間的訓練,他終于可以徒手爬上墻了。爬上去的那一刻,趙學強很興奮,但站起來環顧四周時,雙腿本能地一軟,腦袋一陣眩暈,差點從墻上摔下來。趙學強只好先蹲下,慢慢躺在地上,在地上躺了很久后,才敢慢慢爬回地面,之后再爬到墻頭。趙學強從只敢躺下,到能蹲下再慢慢站起來,恐懼感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消散了。 現在他可以毫無顧忌的爬到大樓的最高處kaiyun官方網app下載app,沿著白色穹頂的狹窄邊緣漫步,并停下來逗弄那些停留在那里的蝴蝶。
趙學強所理解的跑酷精神,并不是提倡做危險的動作,而是要在可控的范圍內挑戰自己內心的恐懼。其實,不管跑酷者訓練了多少年,技術有多成熟,在完成任何動作之前,都沒有絕對的保證100%成功。面對障礙,人體有本能的避讓意識,每一次肌肉的移動,都是與內心恐懼的對抗。
“只有這樣,你才能變得更勇敢,更堅韌。這是一種心理鍛煉,對吧?”趙學強說。
這是一場勇敢者的游戲。
奔跑人生
如果幸運的話,跑酷將會伴隨趙學強很長一段時間。
隨著時光流逝,曾經一起在武林路街頭奔跑的伙伴們早已散去,各自過著各自的生活,就連俱樂部的老板也早已不玩了。當時還是一名普通學生的趙學強,如今已經成為了俱樂部的經理。普通上課的學費都不足以支撐一個訓練館的日常開銷,他就去健身房當私人教練,或者偶爾去電影攝制組當替身,還接一些潮牌廣告的拍攝工作。賺到的錢,一部分用來補貼跑酷訓練館的日常運營。
人生前25年,趙學強頻繁換工作,每一份工作都干不了多久。小學時,學校要求學生報課外班,趙學強最想參加體育運動,但報的人太多,排不上名額,就跟著美術老師學畫畫。后來,大學學的是裝修裝飾專業。畢業后,我搞的是設計,但領域都比較“魔性”,比如電腦繡花設計、博物館藝術。也做過一些跟藝術沒那么相關的工作,比如西裝革履的物業經理、拎著工具箱的電梯工程師,還做過一段時間的包工頭,帶著師傅接裝修活。
因為種種原因,這些工作都沒有堅持足夠長的時間,年輕而可消耗的日子一天天被浪費云開·全站apply體育官方平臺,直到2010年6月2日,也就是趙學強26歲生日的前兩天,他無意中點擊的一段跑酷視頻,成為了他的宿命。
此后的日子里,跑酷以趙學強為“媒介”,影響了很多人命運。
當山東大男孩小董第一次站在趙學強面前時,趙學強有些吃驚。小董看上去大概十七八歲的樣子,說話不太流利。趙學強一看就覺得“這小子性格肯定有問題”。他不慌不忙,慢慢聽著男孩說。大意是小董在網上看到趙學強的跑酷視頻,就來找他學跑酷。這下可就兩難了。趙學強想這小子大概瞞著父母跑了,性格怪怪的,沒敢收他。趙學強把山東的跑酷朋友的電話給了小董,把孩子送回了老家。沒想到,第二年,小董又來了,態度比上次更堅決,一定要留在這里。跟小董父母確認后,趙學強就收了他。
教好這樣一個有自閉癥傾向的學生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站在訓練館里,小東許久沒有說一句話。無論趙學強跟他說什么,他都好像沒有反應,更別說跟同學交流了。趙學強要慢慢跟小東交朋友。其他學生訓練的時候,趙學強就把小東拉到一邊,兩人偷偷練習。漸漸地,他發現小東彈跳力不錯,于是就把這個優勢放大。每次小東完成一個好的定點跳,他都會大聲鼓勵他,“讓他有自信”。樹立信心,是打開這類型學生心扉的關鍵。“他離開我這里之后,真的變了很多,每次見到他,我都好想加他微信。”趙學強半開玩笑地說。
這件事被當地一些媒體報道后,一個真正的自閉癥孩子來到了趙學強的訓練館。他記得很清楚,孩子媽媽第一次帶孩子到場館看訓練時,孩子突然當著眾人的面打了媽媽一拳。“只要孩子喜歡這個運動,我可以教。”趙學強又多了一個“問題學生”。如今,經過半年的訓練,孩子也慢慢接受了外面的世界。今年趙學強過生日時,孩子悄悄跟他說了聲“生日快樂”。
跑酷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,這其實是這項運動本身給予他的自信。
跑酷是一項沒有任何限制和約束的運動,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訓練發現自己獨特的身體優勢。經驗更豐富的趙學強則為學員設計“別人做不到,你做得到”的動作,自然而然地樹立起信心。跑酷公平地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優越感。
教了這么多年課,教了這么多學生,趙學強早就發現,喜歡跑酷的人大多性格內向。“很多人對生活缺乏信心,很想和外界交流卻不敢,覺得自己心里有勇敢的一面,但現實中做不到。”趙學強覺得,跑酷給了這些人釋放自我的機會。他特別高興的是,經常有一些“老派”的人來學跑酷,而且精神頭還挺足。有的人學得認真,五十多歲的人身體素質比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還要好。
看著他們,趙學強心想,如果不出意外,跑酷是可以一直堅持下去的事情。身體素質不行怎么辦?翻跟頭不完美怎么辦?“感覺身體不行的時候,就是不行。”只要你還想繼續自由奔跑,就可以繼續跑。
“跑酷”概念的創始人塞巴斯蒂安·福坎在思考這項運動的哲學意義時,曾寫下這樣兩句詩:
生活就像一條充滿障礙和挑戰的道路。
如果你掌握了跑酷,你的人生收獲將會更多。
跑酷固然危險且艱辛,但像趙學強這樣的選手依然享受向城市中的每一個障礙、生活中的每一個困難發起攻擊,不僅要克服外在的阻礙,更要挑戰內心的膽怯,成為更加優秀的自己。
正是因為有克服的能力,挑戰才會接踵而至。
正如塞巴斯蒂安·福坎所說:“如果你掌握了跑酷,你將從生活中獲得更多。”跑酷不僅僅是一項運動,更是一種生活方式。它教會人們勇敢、全心全意、永不停歇地前進,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坎坷、曲折和障礙,直到到達彼岸。
他們渴望的是真正踐行內心的本性,像趙學強這樣的都市年輕人渴望釋放內心的真我,成就更美好、更時尚的自我。時尚獨特的都市硬派SUV北京20將成為生活中最好的出行助手,強大的動力將幫助他們擺脫城市的束縛,發現生活的美好,追尋世間的樂趣。
我要評論